2014 – 社會工作、教育與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及經濟平等:社會工作與社會發展的回應」研討會
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
主辦單位:國際社會福利協會中華民國總會、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會議時間:2014年05月30日(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會議地點:實踐大學H棟6樓H601階梯教室、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國際社會工作學院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IASSW)、國際社會福利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ocial Welfare, ICSW)與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FSW)將在2014年7月9日至12日於澳洲墨爾本聯合舉行國際研討會,會議主題為「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Equality: Responses from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聚焦於世界各國的社會與經濟不平等問題,其議題與領域包括:健康、心理衛生、兒童、少年與家庭福利、高齡化、性別、移民、身心障礙、教育、環境、原住民、貧窮、社會工作、文化與語言多樣性、信仰及人群服務的科技使用等等。為鼓勵台灣社會工作、社會福利領域的學者、學生與實務工作者參與,我們特別規劃此一研討會,期待能就相關議題於國內先行研討、凝聚共識,再於國際聯合會議中參與討論,促進台灣與國際接軌。
2011 – 社會工作與社會發展:行動與展望研討會
主題演講:
詹火生教授–參與國際性會議之展望
論文發表論壇一:
拼出新移民女性在台社會資本圖像的缺角:論述跨國婚姻媒合者的角色-王翊涵
社會工作倫理養成教育的現況與發展-秦 燕、張允閎
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兒童及少年安置機構離院個案之返家經驗-彭淑華
輔導弱勢青少年就業力增權模式-趙碧華、高安遠
論文發表論壇二:
積極老化與老年經濟安全體系:台灣經驗的討論-陳明芳
社會資源、社會網絡及社會資本用以對應經濟發展劇變下衍生問題的對策之可行性探究-郭登聰
社工很「悶」!-以接受台灣聯勸補助之組織的社工員勞動現況為例-鐘文鎂、鄭怡世
非政府組織工作者跨境服務之文化挑戰與因應策略—以 W 機構為例-林悅伶
論文發表論壇三:
本土的社會發展行動經驗分析-內化與轉化-蔡弘睿
醫療費用部分負擔:平權乎?懲罰乎?以愛滋為例-蔡春美
單親爸爸劇本創作中再現之男性意識及其生活處境-王 行
論文發表論壇四:
發展遲緩兒童母親之婚姻滿意與親職壓力相關研究-翁毓秀
Validation of Taiwa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Danger Assessment(TIPVDA)-王珮玲
論文發表論壇五:
青少年憂鬱情緒:靈性具有保護作用嗎?-黃昱得、陳毓文
家庭社會資本與少年主觀幸福感模型建構之研究─以屏東縣國中生為例-趙善如、何華欽、王仕圖、柯旻伶、龔家琳
活躍老化:社工運用高齡自主學習團體的可行性探討-劉宏鈺、吳明儒
親屬安置的實務現況與困境–實務工作者的觀點-吳書昀、蕭琮琦、劉美芝、邱仕杰、徐宜瑩
論文發表論壇六:
以社區工作方法興建社會住宅之探討-賴兩陽、廖美蓮
環境運動與永續發展:全球思考,在地行動-周海娟
兒童社會經濟權與兒童社會排除的動態歷程分析-張菁芬、吳書昀、劉鶴群
2006 – 新公民力量:社會資本的詮釋與再現國際學術研討會
世界各國許多的學者與決策者都感嘆:民眾越來越冷默、越來越不關心公共事務、越來越少人參與志願服務、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這是真實抑或是想像呢?今天,我們來探討社會資本,是不是也感受到台灣社會世風日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淡薄呢?
社會資本不僅是理論概念,也具有政策的意涵。社會資本與財力資本最大的不同在於,個人可以擁有財力資本,但社會資本不是個人所擁有的資本,是鑲嵌在整個社會關係當中。不過,個人的財力資本可累積創造,但也有可能貶值耗損。同樣的,社會資本也可能投資,也可能因不當的「投資」而消耗。在政府、商業、非正式和志願性四個部門中,多數的學者與決策者都認為志願性部門是這幾個部門中最具有創造社會資本的潛力,可透過志願服務的推廣,在不追個人利益的前提下,發揮利他精神而有助於創造社會資本。此外,社區組織能提供鄰里與朋友共同解決社區的問題,宗教組織的關懷與愛也都是志願性組織中有助創造社會資本的管道。
社會資本的創造與維繫是社會中所有的社會力必須共同來投資,而國內近些年來的志願部門也逐漸展現力量。在這個研討會中,我們將邀請英國、荷蘭及本國的學者專家共同研討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理念及行動,思考如何透過公共政策、志願性行動、宗教組織、及社區組織來創造社會資本,並討論新移民婦女、原住民等特殊族群如何建立其網絡與信任。
2006 – 社會服務產業發展研討會
主題演講:
劉邦富教授–社會服務產業發展之趨勢
陳宇嘉教授–社會服務產業發展之現況
許傳盛–當前我國長期照顧工作產業化之研究
論文發表:兒少議題
托兒事業發展—沈佳生
課後托育服務中心之教保活動方案的實施困境之研究—童珮詩
偏差行為少女的安置故事—復原力的展現—鄭如安
論文發表:服務產業議題
台灣毒癮愛滋感染患者接受團體諮商服務影響成效之研究—張麗玉
執行緩起訴義務勞務成效初探—吳世雄
大專校院提供社區語言文化產業服務之研究—黎瓊麗
論文發表:老人議題
老人產業發展—黃松林、周芬姿
老人社會及醫療服務使用的變化—謝穎慧
銀髮族休閒運動參與和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耿仕榮
論文發表:社區議題
民眾參與社區健康環境營造之探討—以屏東縣萬丹鄉新鐘社區為例—張文虎
客家社區文化活動之探討—張文虎
論文發表:弱勢群體議題
身心障礙—勝利之家陳秀琴
失業勞工服務產業—郭昭男
論文發表:家庭議題
家庭暴力—許培溫
台北市北區早療個管服務中心服務成果分析—王明鳳
論文發表:非營利組織議題
全面品質管理在非營利組織的應用—黃誌坤、曾振源
領導行為和領導風格在人群服務組織運用之初探—王明鳳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與企業形象-曾俊士
以人為受試者之倫理考量—以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審核憂鬱症治療案為例—黃玫瑰
論文發表:其他議題
學生評鑑教師教學工具修訂之研究—蔡承家
社區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反思-以美和新故鄉為例—曾喜城、鄧宗聖
2005 – 非營利組織募款分配及運用議題研討會
「募款」這個議題對於台灣的非營利組織是十分重要的,在經費無法順利籌措的狀態下,非營利組織很難提供其處理社會問題的角色;但在強調這個議題的同時,往往很多時候忽略了分配及運用的管理。雖然對民間的機構而言,募款是不容易的,但由於一些新聞事件的披露,令身為非營利組織一份子的我們,深深覺得募來款項的分配、運用及責任的部份,是未來非營利組織在運作過程中應該予以關切的部份,故本研討會希望藉由學理的分析及實務經驗上的分享,更進一步的探討這個議題,希望能集思廣益,提出建言,除供給相關機構或政府部門作為參考外,更希望能在未來形成一良好的公私協力建構關係。
2005 – 「隔代教養問題」學術研討會
指導單位:內政部兒童局
主辦單位: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祥和社會發展文教基金會、社會福利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時 間:九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二)
地 點:靜宜大學國際會議廳(台中縣沙鹿鎮中棲路200號)
黃碧霞局長
依據內政部兒童局90年台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兒童局,2001),兒童家庭組織型態為核心家庭者佔51.77%(父母與子女),主幹家庭者佔24.43%(祖父母、父母、子女),混合家庭佔15.72%(祖父母、父或母之兄弟姊妹、父母、子女)、單親家庭佔2.68%(父或母、子女)、隔代家庭佔1.57%(祖父母、子女),其他家庭佔3.83%。其中單親家庭較五年前減少0.6個百分點,而隔代家庭較84年增加1.49%,顯示隔代教養已逐漸成為應予以重視的問題。依據調查報告指出,隔代及單親家庭對於「育兒支出感到負擔沉重」、「配合學校在家輔導作功課有困難」、「無法引導孩子重視作業」,以及「不知如何管教小孩」的比例要高出其他家庭組織型態。
依據學者薛承泰長年觀察臺灣及單親戶的變化發現,民國88年全臺灣單親兒(包括祖孫家庭等18歲以下,或父母一方單獨撫養的孩子)共有44萬3,540人,佔比約7.9%,而依據其統計發現,以家戶別來區分的話,祖孫戶在10年間成長一倍。(引自商業週刊,2004)
另據商業週刊93年3月10日至29日調查台、澎、金、馬地區各縣市立國小共1,500所學校發現,每10個小學生就有一個單親或隔代教養兒,尤其以花蓮縣佔22.34%、台東縣佔18.09%、澎湖縣佔17.31%等偏遠地區之縣市比例最高,該研究發現,單親及隔代兒在學業及品性的表現,均較雙薪家庭略遜一籌,尤其是隔代家庭教養兒童之課業表現不如一般學生情形較為嚴重。
由90年台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得知,隔代及單親家庭佔4.25%,因此,隔代及單親家庭戶數推估約為29萬4千戶(6,925,019戶*4.25%=294,313戶)。薛承泰表示,隔代及單親兒教養家庭不是問題家庭,而是弱勢家庭,因為該家庭中的兒童少年成長過程中,比一般的孩子要負擔較多的成長及教育風險(引自商業週刊,2004)。為解決隔代家庭育兒負擔沉重及教養困難等問題,就預防性的觀點而言,政府應優先提供育兒補助及相關支持或補充性教育或養育兒童功能的服務,對培養兒童少年健全的人格,實有其正當性與必要性。